在应对变革中,帮助寻找到新发展路径!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刘年艳受邀作在构建乡村产品统一大市场中把握发展机遇的报告


8月29日,首届“共建农产品统一大市场全国巡回交流会”在吉安市顺利召开,农业农村部专家,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吉安市、吉安市农业农村局、井冈山农业科技园管委等部门的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供应商、配送商和吉安市农产品生产企业共200多家出席了会议。农业农村部研究员、雄安财富金桥智库专家刘年艳,作了“在构建乡村产品统一大市场中把握发展机遇”的报告。

8月29日,首届“共建农产品统一大市场全国巡回交流会”在吉安市顺利召开。农业农村部研究员、雄安财富金桥智库专家刘年艳,作了“在构建乡村产品统一大市场中把握发展机遇”的报告。

 

构建乡村产品统一大市场中把握发展机遇

刘年艳

一、我们处于大变革的新时代

(一)迈向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由此,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新征程的新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这是我们发展事业必须把握的时代背景。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演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快演进。全球治理结构与治理方式对人类前途的影响之巨大,之深远,之复杂前所未有。传统治理与新治理的矛盾在不同层面展现。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对全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前所未有。智能化社会正在改变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发展相结合,加快促进全球区域增长方式与增长速度的差异化,加速改变民族之间、区域之间及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影响与推进全球治理结构与治理方式的巨大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乡村全面,乡村发展正迎来传统农村向未来新乡村的历史性转型,迎来后工业文明社会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转型,迎来社会生活向新时代化转型。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进程不可阻挡。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中心越来越近。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合作与反合作,联合与反联合,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新主题。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牢牢掌握民族与国家发展的主动权,创建区域性合作机制,建设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时代呼唤、强烈愿望与历史使命。

(四)乡村全面振兴

我国乡村建设已经进入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阶段。第一阶段:到2020年。建立制度,规划蓝图。完成乡村振兴规划、中国共产党工作条例、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第二阶段:到2035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三阶段:到2050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把握其战略任务:建立起美丽文明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乡村。一是筑牢三大基石:党的组织基石、新集体经济物质基石、共同富裕群众基石。二是推动三大转型:传统农民向新农人,传统农业向新乡村产业,传统农村向现代乡村社区转型。三是建立三大支撑:构建“新农人+新产业+新社会”新乡村支撑体系。

(五)全面深化改革

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发展必须改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展现新特点,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生产关系与之适应。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加快“破”旧,“立”新,构建新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二是改革必须深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进行。深化就是要沿着改革与发展的路径持续推进单项,不能一蹴而就,半途而废。同时,面临新情况,新环境,务实解决实际问题,在单向改革不断推进的基础上,加强推进系统、整体、综合改革的力度,将单向深化与整体系统集成推进有机结合,务求改革全面风效。三是改革必须开放。开放就是要树立系统观念,让一切元素流动起来,按照效率最大化法则形成新质型生产力。改革就是破除阻碍因素,发展促进力量,推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建,实现管理方式、领导方式与组织形式的变革。四是改革必须全面。全面性改革是事物发展整体性变革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部署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深化改革的全部内容。部署了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些改革内容的实施,正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二、构建统一大市场是国家重大战略

(一)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与国家事业的坚实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均作出相应部署。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战略部署。

(二)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高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其根本特点是,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交易规则统一,交易行为统一监管,服务体系标准一致,实现准入畅通、规则一致、设施联通和监管协同,由此扩大市场规模容量,在更大范围内深化分工协作、促进充分竞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基础。

(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

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需要建立统一的支撑体系,服务面向国内城乡、国内区域与国际间的货物、信息、其他元素的循环。形成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循环流转的体系。要畅通大循环,市场必须全国统一,扩大规模,形成相对大市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构建现代市场的运行支撑体系,建设交易基础,规范交易行为,做好交易服务。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能保持和增强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更好联通国内国际市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要加快引进投资主体,吸收社会资本,推动市场自身的产业化开发,形成市场服务产业群。

(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体现在共同富裕、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型现代产业支撑、生态、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的极大提升,其根本的途径是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和制度环境,真正建立起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作用主体体现在:一是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产品与服务质量。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功能,让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脱颖而出;二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发挥市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经济运行整体效率;三是实现相对公平。按照价值实现原则,实现买卖主体的公开公平交易。四是有利于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优势,服务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等突出矛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拓展内需空间,激发市场活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态势。 

三、统一大市场是国家的基础性支撑

(一)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有力支撑

关于市场支撑作用的认识在随着生活的丰富发展而不断深化。一是基础性。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市场活动紧密相关,通过市场的功能来实现价值交换。现代社会,各主体的活动,社会的高速运行都是建立在现代市场健康运行基础上的。二是全面性。市场活动方方面面,市场影响无处不在。从生产到消费,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同时作用,推动市场活动日益复杂。三强力性。市场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前所未有。市场的危机是社会经济危机的晴雨表。对市场的管控,就是对社会经济危机的管控。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的必然要求。

(二)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

经济与政治的深度融合,促使市场的非市场功能化在加快。一是市场成为斗争工具。一个国家常常运用市场工具作为国际关系调节的重要手段来实现国家意志与战略意图。未来国际交往与合作,市场的掌控将成为大国之间斗争的重要方面。二是成为国家发展的底座。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局的坚实依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与支撑。是产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保障与动力。三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市场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创新新型的产业形态与业态,推动就业与创业,提升国民经济总体水平。

(三)市场是一个国家基础性产业

市场的价值在拓展。一是国家的属性。从国内看,市场是服务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性平台。从国际看,一个国家的统一性的大市场已经成为特定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性资源与战略工具。二是具有资源性质。市场的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为市场的资源化创造广阔前景。市场的公共平台功能支撑其产业化功能的开发,可以通过与其他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产业服务业,创造就业,提升价值。三是基础性支撑。市场是劳动者的劳动通过商品交换,实现由使用价值向价值转换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支撑生产、支撑消费、支撑产业、支撑国民经济宏观运行、支撑产业与企业全球一体化发展、支撑国家全球竞争力。

(四)市场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事业

市场的基础性事业性质主体要体现在公共产品性质上。需要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具有战略价值。市场功能的非市场化趋势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运用好市场功能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的手段。二是建设的长期性。服务好,引导好社会经济生活,保持社会经济良好运行与发展,需要持续推进建设现代市场。发挥市场的灵活性与政府的有计划调控职能,市场成为维护生产与生活的重要服务平台。三是广泛统一性。要体现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需要建设统一支撑体系,运行体系,服务体系与交易体系,用市场+政府机制推动资源高效率配置,实现全国统一。四是国家行为。市场是底座,是平台,是基础性支撑。统一的大市场是国家行为。

四、构建统一大市场的基本要求

(一)建设支撑体系

要将大市场作为基础性支撑来建设。市场的基础性支撑要做好三个面向:面向国内城乡、面向国内区域与面向国际合作。成为促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体现在三个层面:支撑宏观市场、支撑微观市场、支撑社会环境。主要表现在:支撑公平交易,支撑价值实现,支撑持续发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使现代统一市场成为推动乡村新型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与新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统一运行条件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市场体系来看,统一市场的高效运行向市场运行的交通与物流需要提出了新要求。从微观市场运行来看,一个特定的现代市场对交易环节及其配套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从社会供求与需求来看,向采购与配送及信息传播提出新要求。市场条件有硬件条件,也有软件要求。软件包括数字技术、制度管理、市场文化与品牌性市场。一个现代化的市场,要特别注重现代市场功能发挥的制度创新,注重交易标准、管理规则、信息平台与运行监管的统一。

(三)形成大流通

大流通的相反面就是小流通。表现为地方各自为政。要推动由小到大的流通,有一个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问题。“破”,就是要打破阻碍变大的影响因素。“立”,就是要将促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要素建立起来。形成大流通的关键是,推动地方市场向区域市场,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销地市场向产销一体化的,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专业市场向综合市场,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的转型发展。推动全国大流通,需要创新市场服务功能,由单一农产品交易形态的市场,向服务全国乡村产业的全国市场发展的转型,创建起服务产业聚群式的新型的现代统一的,引领乡村产业全球化的大市场。

(四)市场产业化

推进市场的产业化其关键是不断夯实市场的公共产品性质的条件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市场应用服务的创新。首先,要创新市场功能,明确与界定好服务主体,做好不同市场的战略定位;其次,围绕农产品供求的交易活动,研究服务项目,创新服务产品,形成现代市场服务产业。第三,推动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的转型,创新供应链体系,构建市场服务生态链。第四,构建市场的产业生态。做好“五个对接”:对接政府、对接乡村企业、对接消费者、对接经销商。创新采购与配送,品牌与传播服务,规范标准化操作流程,创建起市场体系的新型乡村产品服务产业。第五,打造品牌化的新型市场。市场的品牌化体现在市场自身的品牌化与服务交易主体、产业、产品的品牌化经营。

(五)创建现代化市场

创建现代化统一大市场要把握几个关键点,着力点是,一是创建数智市场。在广泛应用现代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推进市场交易与服务智能化与大数据化。二是经营市场主体化。实现现代企业成为市场经营主体。创建法人治理结构,三建立品牌化市场。四是建立全球性市场。五建立市场服务产业集群化市场。六是培训现代专业人才,跳出小农意识,建设开放的投资体系。现代化市场的建立,不仅要从观念上转变,在实践过程中,要从地产性市场向产业性服务市场转变。创新服务功能,高效服务产品流通。

(六)体现农产品市场

现代农产品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要服务好乡村产业,助力传统乡村产业由生产导向性向市场导向性产业转型发展。服务好“三农”,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做好六个结合:做好“富农民,养市民”相结合;农产品生产的个性化与产品交易的标准化相结合;产地市场建设与销地市场相结合;区域性专业市场与行业的统一的大市场的相结合;物化市场与数智市场相结合;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相结合。

五、在创新发展路径中把握战略机遇

(一)从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乡村特色市场的转型升级中把握机遇

重点是:重新定义传统农贸市场的价值与功能,做好转型与升级。一是要做好市场转型。在为本土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提出为乡村产业升级服务,为区域性消费市场服务。二是要做好升级。依据时代化的需要,创新新的市场服务方式,推动乡村产品升级。要实现转型发展目标,需要加快引进社会资本,创新市场功能,运用现代技术创建现代乡村市场。

(二)从地方市场向区域市场的转型升级中把握机遇

需要把握以下方面:一要一个地方性农产品交易市场需要做好全国市场体系中的战略定位。二要服务好当地乡村产业,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与推动力量。助力培育与打造主导优势性的乡村产业。三要将服务地方消费与服务全国市场有机结合。四要发挥区域市场的功能。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改造传统市场,做好地方市场的区域功能定位,做好与全国统一市场的对接与功能创新。

(三)从单一农产品市场向市场的产业化转型中把握机遇

一是要确实市场的战略地位。通过元素融合创新,面向市场主体,做好服务产业创新。二是在智能化时代,要重新定义市场功能与市场形态,做好新时代的市场形态与业态创新。三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建新质生产力型现代市场。服务乡村产品的供求主体,优化交易能力,推动市场新业态、新产业的形成。创新市场服务产品,形成市场服务产业。

(四)从销地市场与产地市场有机结合中把握机遇

在智能化时代,产品市场由大市场向微市场基础上的特大市场转型,销地市场向产地市场结合型新型市场转型是必然趋势。新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立足与面向新时代的新市场形态创新的新趋势,寻找发展的新机遇,配置社会资源。

(五)从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的转型中把握机遇

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培育乡村主导产品,塑造全球品牌,主动对接全球市场。使市场成为培育我国乡村产业全球优势的主要推动力量。二要建立出口服务体系与物流配送体系。三要培育国际出口服务人才。四要配合产品生产建立出口基地。

创建现代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既是机遇,又面临挑战。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

刘年艳:农业农村部研究员、雄安财富金桥智库专家

 

来源:雄安财富金桥智库

 

 

雄安财富金桥智库

Copyright © 2024 www.jqrir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970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