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变革中,帮助寻找到新发展路径!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理事观点
 
 

"多规合一"的未来村庄建设规划原则及目标定位


一、分析评价

依据人口、产业、经济、自然资源、村庄类型等,经充分分析研判,预测未来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基于“存量规划、减量规划”的原则,对未来村庄建设用地规模进行综合预测。

二、规划原则

01.多规合一、统筹安排

在上位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按照生态环境不破坏、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要求,充分衔接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村镇建设等相关规划,合理确定发展定位,统筹安排村域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居民点建设等各类空间。

02.保护生态、传承文化

强化对各类生态保护地、人文历史景观、地质遗迹和水源涵养区等的保护。按照尊重和顺应自然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护优质耕地、林盘和农耕文化,保留乡村特有的建筑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03.体现民意、突出特色

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村域自然环境和文化要素,营造具有地方特点的空间环境,突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乡村风貌特色。

04.优化布局、节约集约

统筹安排村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农村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结合旧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引导散居农户向新村聚居点适度集中,提升农村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建筑布局,推动形成"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建设格局。

目标定位

总体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依据上位规划确定的类型,明确本村发展定位,提出近、远期发展目标与策略。

目标:探索生态文明时代的 “乡村振兴-省级样板”;人与自然共生、科技文化赋能、绿色创新发展;国家战略引领下的、聚集旅游吸引、休闲聚集、治理创新、产业振兴的聚居提升类乡村振兴示范村。

发展策略

生态优先:优先划定生态空间,强化生态保护,限制污染产业入驻,项目建设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耕地保护:1.稳定耕地数量,保障粮食安全。2.保优改质,全域提质。3.从严管控永久基本农田。

农商文旅结合:以水果及农产品种植,特色旅游为主打产业,结合现有产业品牌、规划建设,形成集生活服务、物流商贸、居住餐饮为一体的农商文旅结合体。

公众参与:确保村规划编制和实施,充分尊重和体现村民意愿。

 

 

 

雄安财富金桥智库

Copyright © 2024 www.jqrir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9707号-7